资讯中心

志橙教育    申论题    2024国考模拟题库(申论):模拟题1(参考答案)

2024国考模拟题库(申论):模拟题1(参考答案)

      2024国考模拟题库(申论):模拟题1(参考答案) 

 

        一、根据“指定材料1”,概括S 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。(10 分)
要求:全面、准确,不超过150 字。
【参考答案】

       S 市进行了宏观谋划,设定阶段性目标:一、重视基层党建,固本强基,突出村党组织作用,
出台政策,招选人才,健全基层治理体系。二、改造乡村环境,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建
设。三、修缮文化遗存,进行投资,提炼文化特色,打造村居品牌。四、宣传核心价值观,建设
主题公园,加强道德建设,挖掘传统道德资源。
       二、假如你是被派到Y 县的调研组的一员,请根据“给定材料2”中的调研记录,就山岔村
值得肯定的做法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。(20 分)
要求:(1)紧扣材料,要点完整;(2)内容具体,条理清晰;(3)不超过500 字。

【参考答案】
       关于山岔村调研报告提纲
山岔村人多地少、农业基础薄弱、产业结构单一。但通过争取帮扶资金、完善基础设施、整
合自然资源、保护历史文化、美化乡村环境、发展农村旅游、弘扬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实
现了小康致富。具体如下:
       一、提升生活水平。村委争取帮扶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资金,修建文化宣传基地,硬化路面,
安装路灯,方便群众生产生活;加强幼儿园等学校建设,促进教育发展。
       二、助力农业发展。村委创新劳作模式,发展现代农业技术,引导村民种植经济作物。争取
金融支持,助力民众创业,成立产销专业合作社,搭建大棚,发展环保经济。
       三、开发旅游产业。政府确定格局,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,依托自然资源,融合历史、文
化元素,打造避暑村庄;修建文化设施,建造老年文化、水磨文化广场、历史文化艺术墙等文化
设施;修复古代景观,建成烽火夕照等景观,恢复重阳民宿文化活动;发展乡村旅游,打造能体
验乡村,留住乡愁的免费旅游景点,开办农家乐。
      四、改变精神风貌。强化精神文明建设,提升精神文明风貌,村委组织群众找家训、立家规,
推家风,群众利用家规监督别人、反观自己、教育子女。
      三、某省政府举办了一个农村发展战略研习班,其中一项研习内容是“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
构想” 。假如你是工作人员,请根据“ 给定材料3”,围绕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及其现实意
义,写一份导学材料,以指导学员更好地学习。(20 分)

要求:(1)内容全面、准确;(2)层次清楚,分条作答;(3)不超过600 字。
    【参考答案】
      导学材料
      卢作孚生在原四川省合川县,他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
之一。创造了中国现代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教育史上的奇迹,是农村建设三杰之一。
在他看来,乡村建设核心与基础是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,他关注乡村教育与经济发展,抓住
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思考中国发展问题。在他看来乡村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,需要追求乡村政
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环境全方位改革。
       一、关注文化教育,他把研究事业放在突出位置,将乡村建设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,在
城镇设立研究机构。二、推动社会建设,他以发展公共文化娱乐与公共事业并重,开展社会工作
运动,培育新人民,动员大众积极参与其中。三、注重环境建设,普及公园,希望将乡村建设为
清洁,美丽,有秩序,可居住的净土。四、进行经济建设,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建设并重,以经济
建设为中心,在经济活动中动员民众参与。五、重视人的建设,提出“人人都能自立,人人都能
立人”的目标,推动人的现代化,并反推现代化建设。

       他的理念突出了乡村建设的基础意义,明确了乡村活动范围与方法,使乡村建设既能立足局
部,着眼全局,又能落实具体问题,使乡村现代化具备大视野、大目标。提升了民众道德素养。
使企业获得了经济利益与人才。构建了“以工辅农,工农互动”的发展模式,形成了大众管理公
共事务的方式。
四、根据“ 给定材料4”,谈谈你对“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”的理解。(10 分)
要求:准确、全面、有条理。不超过250 字。

【参考答案】
       乡村文化是一种精神资源,是人在城市现代文明中过分重视物质资源而失去的东西,是一种
最基本、最重要、最理想的生存状态、教育状态。1.它能使人自我反省,感受到自然熏陶,感悟
生命意义,享受生命欢乐。2.它能让人获得新生,给人以新观察,塑造精神明亮、健康的人。3.
它能让人在失败时有所依靠,获得力量,给人以温情体验,培育人的志趣品格。4.它能给人呈现
“文明意义”,保留“个异性”杜绝重复,提供“永恒”感,构建与不朽精神对应的物质形式,
承载“共有共享”的理想。因此我们应当深挖乡村精神内涵。
五、“给定材料5”结尾写道:“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,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,都是应该而
且可以互补的;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、乡之间自由游走。”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,
自选角度,联系实际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(40 分)

要求:(1)观点明确,见解深刻;(2)参考“给定材料”,但不拘泥于“给定材料”;(3)
思路清晰,语言流畅;(4)字数1000—1200 字。

【参考答案】
       结合城乡功能推动乡村振兴
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,实现乡村振兴能够带动新型农业发
展,能够促进职业农民的形成,能够带动美丽乡村建设,它是国家当今发展的重中之重。但在当
下建设过程中,我们的建设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,经常习惯性忽视乡村资源的独特,将城乡“一
体化”变为城乡“一样化”。因此,我们需要审慎设计乡村发展过程,一方面做好城乡功能的结
合,另一方面要把握好乡村资源的特殊性。
       把握自然文明价值,建设美丽乡村。乡村本质与城市是截然不同的“自然文明”。乡村生活
的闲适,能够与紧张的城市生活互为补充。大自然在养育人类的同时,其呈现的文明意义也熏陶
了人类的精神世界,这是“自然文明”的根本价值所在。因此,在乡村发展上,需要懂得利用“绿
水青山”,而不能盲目追求“金山银山”,更不能把城市发展方式原封不动的移至乡村。在这方
面,我们更需参考一些先进模式,部分城市统筹城乡建设,将“美城行动”延伸至乡村,在推动
城市升级的同时改善乡村人居和生态环境,不仅打造美丽乡村,发展了本地旅游业,还带动第三
产业的收入,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
       发掘乡村历史积淀,建设富裕乡村。乡村根植于农业文明,城市则寄托于工业文明,从这方
面来说,两者形成方式迥异,但是我们更应深知,实现乡村振兴,仅仅依托于城市是缺乏战略眼
光的表现,乡村应与城市有不同的文明发展道路。乡村既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,又拥有丰富的地
方民俗,这是新型的现代城市可望而不可即的,就如贫瘠落后的山岔村,其依然可以凭借着深厚
的历史沉淀,发展旅游产业,发展经济。因此在落实乡村振兴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发掘利用这些
文化资源,利用乡村天然优势,带动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,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
       利用乡村物质资源,建设文明乡村。乡村物质资主要是指乡村种种物质优势,它是乡村振兴
的地基,它包括农村的种养业、手工业、自然山水、地方民俗等,而乡村的文明则有赖于这些物
质的发展,诚如《管子》所说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,资源的不断开发能促进
农民富裕,而富裕的乡村会转而去追求精神文明的建设。山岔村依托物质资源优势,开办农家乐,
实现乡村富裕,转而去追寻精神内涵,他们不仅发掘各家家风、家训传承,还定立家规,敦促邻
里和睦。因此唯有打好物质基础,夯实经济发展道路,才能助推文明乡村的形成。

       总之,国家的现代化建立在完备的乡村发展和健全的城市建设之上,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乡
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独特性,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要突出乡村文明的特色,如此方能实现乡村的
全面振兴,实现我们乡村的富裕梦,国家的富强梦。

创建时间:2023-10-30

相关文章

热门好课